今天,聊聊IQOS、自在、JUUL、七星,这些国际知名的电子烟品牌,除了雄厚资本加持,新科技研发,电子烟大众化消费需求等因素对电子烟品牌赛道影响在哪里。
1、电子烟功能分野和国内市场限制
目前,市场上出现的新型电子烟,一般分为加热不燃烧电子烟、烟油式电子烟、以及吸入式能量棒三种。第三种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成瘾性的尼古丁类产品。比如有添加褪黑素的睡眠棒、有添加牛磺酸、咖啡因抗疲劳的能量棒、有添加维他命的美容棒……烟草属性不明显,不过发展潜力大,更像是可吸食的食品,在日本等一些发达国 家产业已逐步成熟,人们接受的观念强。
不过,小编认为,随着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,电子烟消费市场的真正市场机会不在于戒烟和替烟,而是变成雾化产品的场景消费市场。即使公司在日本拥有成熟的技术,但吸入式能量棒在中国市场接受程度较低,并未纳入优先市场级别。
关于加热不燃烧电子烟,代表品牌有IQOS,致力于研发减害型新型烟草。这类加热不燃烧的烟弹包含了传统香烟耗材,更接近传统香烟的真实口感,更容易被有抽烟习惯的人群接受。IQOS 始发于日本,目前已经在超过 46 个国 家或地区销售,但不包括中国内地和美国。不过,这些耗材属于烟草制品,不允许在国内销售。
第三种烟油式电子烟,是国内创业的重要方向。其很基本的构造包括电池组件、一次性雾化棒、烟弹。烟弹里的烟油,一般由尼古丁、丙二醇、丙三醇和香精混合而成,和香烟不同的是它不含焦油。雾化器由电池杆供电,能够把烟弹内的液态尼古丁转变成雾气,从而让食用者有一种类似吸烟的感觉。
这个以美国电子烟品牌JUUL为代表。根据网络资料显示,JUUL成立时间是2015年,短短几年时间就迅速崛起,目前在全美市场占有率超过了70%,是美国电子烟市场中市占率很高的公司,2018年销售额预计超过10亿美元。
不过话说回来,无论是监管还是市场开发,电子烟在国内和国外市场渠道体系都不成熟,还没有形成头部品牌。这也说明,全渠道的渗透和开拓能力是团队致胜的关键。
2、智能电子烟口感升级 自在提供四种主流口味
我们知道,电子烟更重要的指标就是口感,而影响口感的因素主要有三点,分别是发热片性能、温控算法和气道。
以Juul为例,他的优势在于它配备了一个温度调节系统,将温度控制在一个范围内,不会让吸烟者产生不适的感觉。它还有极其逼真的雾化口感,能带来与传统卷烟高度接近的吸烟体验。
据调研,在500个电子烟用户的情况下,大多数小伙伴表示更在意电子烟一口的口感,体验差的电子烟都不愿意多次尝试。电子烟的口数反而是后续再考虑的事情了。
为了使用者获得更良好的产品体验,在经历了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和打磨之后,自在首批推出的四大口味:经典烟草、薄荷口味、绿豆冰沙、芒果口味,虽然口味选择不如其他品牌那样繁多,但已经包括了经典口味和一些好评很高的网红款,口感不会单调同时避免了选择困难。相比市面上某些口味繁多的品牌,经常会触碰雷区,这种把味道简约化的方式更讨巧。
自在作为在日本的成熟电子烟企业,基于大量电子烟用户的反馈和在中国的调研,上述的这四种口味是很受欢迎的,而且有兼顾新鲜感,并能提神解乏。
自在,又不仅仅是电子烟,在日本年轻人看来,电子烟俨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。在东京、大阪、横滨等,众多上班族和年轻人对自在的产品认知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。在东京的商务区,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手上也开始出现电子烟,他们互相交谈,然后默契地吸上一口电子烟。当你走进电子烟体验店,店员打扮偏街头风——戴着棒球帽或者穿着宽松的衣服。这些都是市面上对电子烟功能的一些新的分野,“再造生活方式”值得每个电子烟的参考。